2021届高途寒假班(HL绝密)-高三林潇寒假班二轮视频课

林潇老师的课知识体系很全,干货爆炸,还有专门准备的案例库通过真题给我们总结答题套路。他上课激情、自由,授课过程逻辑严谨、体系完善,不仅知识讲解透彻,而且善于拔高学生的能力,启发思维,在学校很多没讲过的细节老师也都有补充。教育盘小编整理了高三林潇寒假班二轮视频课课件,希望有所帮助!视频资源目录如下:第1讲交通和地域联系林晓 .mp4
第2讲区域联系与协调发展 .mp4
第3讲河湖海专题上 .mp4
第4讲河湖海专题下 .mp4
第5讲可持续发展上.mp4
第6讲可持续发展下.mp4
第7讲描述题.mp4
第8讲生态问题保护.mp4
第9讲环境保护.mp4

下面是教育盘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020年高考地理复习方法,简单实用的复习策略。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一:巧记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黑子和耀斑增多时,会发出强烈的射电,干扰地球电离层,影响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信。耀斑和太阳风放射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冲击地球磁场,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产生“磁暴”现象。带电粒子流冲进地球大气,被地球磁场捕获,沿磁力线向地球两磁极运动,与稀薄的大气碰撞,产生极光。
二:如何判断地球运动速度
1.受地球形状的影响,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大,两极为0,南北纬60°的线速度为赤道处的一半,任意纬度的线速度为该纬度的余弦值乘以赤道处的线速度。
2.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纬度都相等,均为15°/小时。
3.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随地球在绕日公转轨道上的位置而不断变化。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速度最快,位于远日点(7月初)时速度最慢,平均线速度为30千米/秒,平均角速度为1°/日。

地理学习,要重视概念,对所有的地理概念一一理解、消化、吸收。只有概念清楚了,判断、推理问题时才能正确无误。要把那些特别容易混淆的概念罗列出来,一一对比其差异。
诸如:天体、天球;日冕、日珥;近日点、远日点;角速度、线速度;时区、区时;短波辐射、长波辐射;气旋、气团;天气、气候;寒潮、寒流;矿产、矿床;岩溶、熔岩;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地质作用、地质构造;国土、领土等。
概念学习不是孤立的,要在分析中进行,学生对概念要特别留心。理解的准确,并经过长期训练,分析、回答问题时准确率会更高。

2021届高途高一地理周欣寒假班(HL绝密)

高中地理一共有三个必修知识,必修一(自然地理),必修二(人文地理),必修三(区域地理)。除此之外,还有选修内容旅游地理,这一内容更贴近我们的生活,因此,出的考题也较多。中国地理,各省直辖市人文、地理、地貌、特产各不相同,但章节编排相似,特有规律,世界地理也类似,所以教育盘小编认为比较法记忆应该会有不错的效果,整理了高途高一地理周欣寒假班资料,希望有所帮助。

必修一
一.地球运动
1.地球自转:
①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②周期:一个恒星日,为23小时56分4秒。
③速度:⑴角速度:15°/小时,南北极角速度为0,地表其他地角速度相等。

⑵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极线速度为0。
④地理意义:⑴产生昼夜交替现象。⑵产生时差时。⑶水平运动物体产生偏转,北右,南左。

2.地球公转:
①方向:自西向东,逆时针方向。
②周期:一个恒星年,为365日23小时9分10秒。
③速度:近日点速度比较快,远日点速度比较慢。
④地理意义:⑴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⑵昼夜长短的变化。⑶产生四季的划分和五代的形成。

3.时间早晚判断: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一纬度地区,相对来说,东边的地点比西边先看到日出,这样时间就有了早晚之分。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时间要早,同一时刻,不同经度的地方具有不同的地方时。京都相差15°,时间相差一小时。

4.时差计算:
①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的两地,时区号数相减,东加西减。
②分别在东时区和西时区的两地,时区号数相加,东加西减。

5.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①春秋分:
⑴全球昼夜平分;
⑵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②夏至日:
⑴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初见极昼,南半球相反。
⑵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③冬至日:
⑴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初见极夜,南半球相反。
⑵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2021高考王志伟地理一轮复习暑假班知识点讲解视频

地理学习需要掌握很多的知识点,很多同学不知道怎么复习才可以有效掌握,可以下载本课件学习,根据老师讲解的知识点学习一定有所收获!
高三地理必背知识点
1、人们经常用阴晴、风雨、冷热等来描述天气。
2、在卫星云图中,白色表示云区,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云层厚的一般是阴雨区。
3、制作天气预报主要是用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地理信息技术完成的。
4、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量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
5、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称为气温日较差,气温日较差晴天大、阴天小,内陆大、沿海小。一年内的最高月均温与最低月均温的差,叫做气温年较差,气温年较差内陆大、沿海小,中纬度大,高低纬度小。
6、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这是因为不同的纬度接受的太阳辐射多少不同;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在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7、降水是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水汽凝结物的总称,包括液态的雨,固态的雪、冰雹,其中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气象部门根据单位时间降雨量的多少,把降雨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不同等级。
8、世界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存在差异。赤道降水多,两极降水少,温带地区沿海多,内陆少;南北回归线附近降水一般大陆东岸多,大陆西岸少。
9、地形对降水分布的影响,表现在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10、气候一般包括气温和降水两大要素。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大气环流、人类活动。
感兴趣的同学可以下载本课件学习,通过老师的讲解结合自身的不足多加练习,不懂的地方多花时间刻苦练习一定可以成功的!

2021跟谁学高考李伟俊地理暑假班学习资料下载

本课件是跟谁学李伟俊老师的地理暑假班学习课程,很多同学不知道地理怎么复习才有效,可以下载本课件跟着老师的方法学习一下!
大气
1、对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②大气对流运动(12km)显著;③天气复杂多变。
2、平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温度升高;②大气平稳,以水准运动为主,有利於高空飞行。
3、大气的热力过程:太阳辐射–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增温–大气(逆)辐射–大气保温
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
5、太阳辐射(光照)与天气、地势关系:晴朗的天气、地势高空气稀薄,光照越强;
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6、大气的保温效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并通过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
7、气温与天气:白天多云,气温不高(云层反射作用强);夜晚多云,气温较高(大气逆辐射强)。
8、气温的垂直分布: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9、气温的水准分布:①纬度分布: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我国热量最丰富的地区:海南岛
②海陆分布:夏季陆地>海洋,冬季海洋>陆地;③气温高的地方,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反之,气温低的地方,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10、气温年较差:①影响因素:海陆热力性质;地表植被水分状况;云雨多少。
(1)影响因素类。如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影响气候的因素、影响等温线弯曲变化的因素、影响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因素、影响地震烈度大小的因素等。
(2)区位因素类。如工农业的区位因素、人口分布和迁移的区位因素、交通(铁路、港口等)建设的区位因素等。
(3)措施和意义类。如减少水土流失的措施、减少土壤次生盐碱化的措施、解决水资源不足的措施等;修建铁路的作用和意义、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的作用和意义等。
想要复习好高考地理,首先要制定好完善地复习计划,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严格按照计划复习一定可以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

2021跟谁学高考李伟俊地理秋季班讲义视频学习课程

本课件是跟谁学李伟俊老师的地理秋季班学习课程,包含了很多讲义视频学习,老师讲解地生动详细,一定可以帮助同学们把地理学习好!
水环境
  1、水回圈:①按其发生领域分为海陆间大循环、内陆回圈和海上内回圈。
  ②水回圈的主要环节有: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
  ③它的重要意义在於:使淡水资源不断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①以雨水补给为主的的河流其径流的变化与降雨量变化一致:a地中海气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冬季最大;b季风气候为主河流,流量夏季最大;c温带海洋性与热带雨林气候河流流量全年变化小;
  ②以冰雪补给为主的河流其径流变化与气温关系密切: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夏季最大.
  ③河流水地下水之间可相互补给,湖泊对河流径流起调蓄作用。
  3、我国河流补给的差别:①我国东部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夏汛型,东北春季有积雪融水)
  ②我国西北地方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汛型,冬季断流)
  4、海水等温线的判读:①判断南北半球(越北越冷是北半球)
  ②洋流流向和海水等温线凸出方向一致:高温流向低温是暖流,反之是寒流。
地球运动
  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
  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银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3、大行星按特徵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4、月球:(1)月球的正面永远都是向著地球,也有昼夜更替。
  (2)无大气,故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大,陨石坑多,无声音、无风,
(3)月球表面有山脉、平原(即月海)、火山。
对本课件感兴趣的同学可以下载学习一下,把自己不太理解的地方多跟着老师学几遍,再花时间多多练习相关习题,一定可以成功掌握好知识点的!

2021高途点睛班高考林潇地理资源学习资料

高考复习很多同学不知道怎么去准备,面对高考,可以多看一些老师的讲课资料,找到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一定有所收获的!
从图中可读出,①为⿊龙江、②为西藏、③为⼴东、④为台湾。四个省区中,①⿊龙江⼤⾖、⽟⽶和⽔稻产量均位居前列且为粮⾷主产区,A正确。2.③北部的⼭脉为南岭。南岭南北坡都属于外流区,A错。南岭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基带海拔⼩于1000⽶,B错。南岭位于我国季风⽓候区,河流补给以⼤⽓降⽔为主,C错。北坡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南坡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坡,热量的差异冬季⼤于夏季,D正确。3.沉积岩中含有化⽯。结合图例可知,①和④是花岗岩,②是安⼭岩,三者都为岩浆岩,不可能发掘化⽯,A、B、D错。③是砂岩,为沉积岩,可能发掘化⽯,C正确。4.结合图例可看出,⼄处岩层出现弯曲为褶皱,褶皱的岩层都出现了断层,说明断层形成晚于褶皱,A正确。图中甲处为花岗岩,属于岩浆岩,是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没有经过变质作⽤,B错。图中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C错。⼄处煤层因断层作⽤厚度⼤,D错。所以选A。5.⽴秋⾄处暑期间,太阳直射北半球,我国昼长夜短,早于当地时间6点⽇出,晚于当地时间18点⽇落。在⽇出前和⽇落后,太阳辐射量应为0,⽽不是⼤于0或⼩于0,随着⽇出,太阳辐射逐渐增⼤,到正午时刻达到最⼤,之后太阳辐射减⼩,读图可知,①②③④曲线中,只有曲线③满⾜该条件,故选C。6.太阳辐射应在当地12点前后达到最⼤值,根据上题分析可知,③表⽰太阳辐射的变化曲线,该曲线达到最⼤值时,北京时间约在13~14点,所以当地的经度⼤约位于90°E~105°E,ACD错(注意珠江三⾓洲的经度⼤约位于110°E~120°E之间),B正确,故选B。7.根据图中⽐例尺信息可知,该地区表⽰的实际范围不是很⼤,纬度位置差异不是很⼤。同时,⼤⽓环流、海陆风等对⼤尺度范围内的降⽔差异影响较⼤,排除ABC;图中该区域南北降⽔量差异很⼤,最可能受台风的影响,北部受台风影响更强,降⽔量更多,南部地区受台风影响相对较弱,降⽔量的相对较少,D正确,故选D
本课件是高途林潇老师的地理学习资料,里面包含了知识点整理和视频教学,有不理解的地方一定要多多练习!

【周慧地理】2022高考地理全程班一二阶段联报等值线等高线技巧分析

周慧的地理课程,2022高考地理全程班一二阶段联报等值线等高线技巧分析,地理知识是需要理解的,有的也要背诵噢!
1.地图记忆
①张贴地图,有空就看
②填充地图,强化记忆
2.归纳记忆法
①对重要的大块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
②做题之后多归纳,总结出答题套路
人文地理要掌握基本框架。如涉及农业的,分析一个地区可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生物等几大方面着手,而气候又可分为降水、光照、热量,以此类推。了解了基本框架,再结合上述一、二点的知识,根据题目的不同灵活运用,就不用死记硬背了。
坚持的同时可以改良,慢慢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技巧,这样就会事半功倍。与其天天苦学熬夜到十二点还是成绩平平,不如运用技巧轻轻松松拿高分!
整体复习方法推荐:
1、创建整体的复习目标
2、目标拆解成清晰可执行的长期短期每日计划,并且提前完成目标。
3、把你每天的时间划分成一个个板块,可以是1小时或两小时列出每天的待办清单,先做难的事情。每做完一个就划掉在每个板块时间。只做一门学科板块与板块之间休息5到10分钟。大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能力来制定计划超出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无效计划!
地理考试考得不好,这是常遇到的问题,心情沮丧是正常心理,但不能持久下去。好好复习,这套资料对你应该会有帮助!

2021年高考全国乙卷文综地理高考真题试卷解析电子版

本课件是地理高考真题,里面包含了原试卷和答案解析,文科生可以下载看看,可以提前了解一下高考的题目类型,会对以后的学习有帮助!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4年我国某科技公司在新疆建立了研发基地,研制适用于大规模棉花生产的无人机。为推广产品,该公司先组建专业服务团队为农民提供无人机服务,后以极低的价格出租无人机,最后才销售无人机,同时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无人机的使用,大幅度减少了人工成本,改变了新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新疆吸引该科技公司入驻的主要因素是()A.交通B.政策C.技术D.市场。2.该科技公司提供无人机服务、租赁,同时对棉农进行培训,直接目的是()A.增强竞争力B.培育市场C.提升服务水平D.提高效益。3.无人机的使用主要可以帮助棉农提高棉花的()A.产量B.质量C.利润D.价格。陆港是指在海港以外地区建设的、代表海港行使报关、报检等功能的物流中心。按其离海港距离可分为近海陆港(小于100千米)、远海陆港(一般500千米以上)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建设陆港使海港()①扩大承载规模②缓解用地紧张③增加用地成本④提高设备水平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讲解比较全面,有不懂的可以多看解析,充分理解,还可以从解析中学到一些知识,高一或者高二的同学也都可以看看,尤其是选择文科地理的同学。

高中地理张艳平大合集,视频课程讲解齐全

张艳平老师合集,视频讲解课,资料习题分析!

北京四中地理精品全套

2021高中地理 刘勖雯张艳平林潇包易正